{{selectedLanguage.Name}}
登入 登出
×

神奈川沖浪裏

葛飾北齋

神奈川沖浪裏

葛飾北齋
  • 日期: 1831
  • 風格: 浮世繪
  • 系列: 富嶽三十六景
  • 藝術類型: 海景畫
  • 媒材: 木刻版畫
  • 尺寸: 37.8 x 25.7 公分
  • 订阅神奈川沖浪裏复制油画
    訂購油畫
    複製畫

《神奈川沖浪裏》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,於1832年出版,是《富岳三十六景》系列作品之一。它描述巨浪威脅神奈川沖(神奈川外海)的船隻,與該系列的其它作品一樣,以富士山為背景。圖中描繪的惊涛巨浪掀卷着渔船,船工们爲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圖像,遠景是富士山。这幅作品是北齋最有名的作品,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。也被记述为《神奈川沖波裏》。

本作品高25.7厘米,宽37.9厘米,是一副大画幅横绘画作。

是由大浪、3只船以及背景的富士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画作。完成之后在画面左上角署名补完。

作为富岳三十六景主题的富士山被绘于画面中央靠下的背景中。对于日本来说,富士山是神圣的国家的象征,也是美的象征。

将本来雄伟的富士山画得很小,和前景的巨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地平线附近的暗色和仿佛被照亮的,被雪覆盖的山顶,表达了现在是清晨,而太阳是从观赏者这侧升起的。上空的积雨云让人感觉现在应该有暴风雨,然而画中却并没有下雨。

画面中描绘了3只被巨浪翻弄的船。这些船是当时运送活鱼的押送船(日语:押送船)。

船上有8名抱紧船桨的划船手,在船头还能看到2名以上的乘客,画面中大约有30人。人们僵直在船中,和运动的浪形成对比。

画面截取了大海波涛汹涌,风大浪高的瞬间。构图中大浪的曲线描绘成弧形,令富士山成为这弧形的中心。浪尖飞散出的浪花四溅,仿佛降在富士山的雪。最后面的船和浪高几乎相等,押送船一般长约12到15米,北齋将垂直高度伸长了30%左右,因此推测浪高应在10到12米。

有人认为这个巨浪就是海啸。这个解释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。再之前的130年中,都认为是通常常见的大浪。因为北齋生活的年代中,关东、关西均没有大的波浪发生过,因此有可能是听说过1792年在九州发生的肥後迷惑(日语:島原大変肥後迷惑)的情况后创作的。但是本作品中描绘的大浪并不是缩短波长的海啸。

画面左上角的落款写着画的标题和署名。长方形的框里写着标题是「冨嶽三十六景 / 神奈川沖 / 浪裏 」。它左边写着的署名是「北斎改爲一筆 」,直接把「北斎」改号为「為一」(いいつ)。北齋在其生涯中改过30次号。

富岳三十六景中,除了「北斎改爲一筆 」之外,他还用过「前北斎爲一筆 」以及「北斎爲一筆 」的署名。

从最新的折绘的版木的损耗状态来看,共印出了数千枚作品,在当时属于人气颇高的作品。现存数百枚,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来看,现存的本作品的折绘在世界上也能排进前20。折绘主要被日本和欧美的美术馆收藏,另外也有个人收藏家收藏的情况。

到现在也有机会获得当初印刷的折绘。在2003年3月7日,Huguette Bérès收藏会上估价23000欧元,在2002年,包含本作品在内的富岳三十六景46张套,拍卖135万欧元。

一部分折绘在1870年代后半运到了欧洲。荷蘭印象派画家梵高非常赞赏这幅画,法國作曲家德彪西也受其影响创作出交响诗《海》,也给予了其他艺术家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20世纪以来,因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,也被广泛应用在商业广告和大众文化中。

此部分屬於Wikipedia的文章,該文章基於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協議(CC-BY-SA)之條款下提供使用。 文章全文在此 →


顯示更多 ...
標籤:
seas-and-oceans
  • 標籤正確
  • 標籤錯誤
Water
  • 標籤正確
  • 標籤錯誤
Wind wave
  • 標籤正確
  • 標籤錯誤

影片

影片 / 電影